


授课班级:高二(4)班
授课内容:选择性必修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管理与社会保障》1.郑老师以《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节选为导入,学生铿锵有力的朗读并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2. 将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融入到这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基层管理和社会保障)。 3.本课内容的梳理时间主线清晰,史料丰富,且将课文中的材料用透,引导学生如何论从史出,教授学生如何辩证评价历史事件,最后在讲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出示了一段当今中国的基层管理与社会保障的内容,与导入行成首尾呼应,体现了千年之梦今日的实现,且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强。最后的中西疫情防控分析落实家国情怀,恰如其分的将历史核心素养融会贯通本课内容。
听课老师在认真听课记笔记
授课老师:劳跃磊老师
授课班级:高一(4)班
授课内容: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劳老师以其“劳式幽默法”讲授了辽宋夏金元这一时期的文化新发展。对于本课内容何为理学,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校警经常询问的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理学的具体内容。在讲到宋词元曲时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落实唯物史观,为了让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雅俗共赏,以苏轼的《水调歌头》和马致远的《秋思》为例分析后用当今生活的现象为例子进行二度创作,以其幽默的方式活跃了课堂,也让学生对文化的特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对这一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总结其历史特征,落实唯物史观。
看,这是我们的听课笔记。
劳老师对其本课的设计做简要介绍。
海南省历史教研员吴永青对早上的两节示范课做简要评析:1.两位老师的课都以情动课堂。2.郑老师四个自信的课堂,劳老师“劳式幽默”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拉进学生学习历史的距离。3.以课标定教。4.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将高考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对两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想法,如:《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的立意:文化的交融—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课的重点在文化的“新”,“新”在哪里,为什么“新”,“新”的影响可以从这个思路整合课本。选必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这一课可以放在整个单元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思路可为东西方的社会治理,从基层治理的方式(户籍等),基层治理的手段(社会保障等),基层治理的特点入手(中西史实对比),升华家国情怀。
海南中学的吴福生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发言:1.立足课标,历史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宏观整合(1)初高中知识的衔接;(2)纲要与选必相结合;3.微观巧思(教学设计)4.教学有度,即高度(立意)、深度(重难点突出)、广度、难度(问题的设计,师生的互动)、温度(教师的情怀,格局,思想等)5.道术结合,突出立德树人。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通过这次观摩听课学习,不仅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学到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解决了不少平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受益匪浅。只有走出去,才能学进来,相信这次外出听课活动能够促进老师们在教学上的成长,也为我校的历史教学教研打下良好的基础。